三伏結束,安慶還沒“熄火”
依然斷不了今夏的漫漫高溫路
日歷終于翻過了“三伏”,今天正式宣告“出伏”。今年的三伏周期共30天,較常年縮短十天。雖然伏天結束了,但高溫“續費”成功,大家仍要繼續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靜待秋涼。
“短三伏”熱辣滾燙
今年伏天是近十年來罕見的“短三伏”,但高溫的熱情絲毫未打折扣。自7月20日初伏啟幕至8月18日末伏收尾,安慶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的高溫日數共計12天,與常年同期水平相當。
7月20日入伏第一天,前一日市氣象臺發布的高溫黃色預警信號仍在生效。隨著“伏天模式”啟動,高溫持續“加碼”。7月22日,市氣象臺繼續拉響高溫黃色預警信號。熱浪愈演愈烈,7月25日,高溫黃色預警再度“登場”。
真正的“烤驗大戲”在末伏階段,這波高溫才是實打實的“狠角色”。從8月14日至18日,短短五天時間,高溫預警信號密集“轟炸”:一次高溫黃色預警后,三次“火力”升級的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接連發布,讓市民直呼“熱得夠嗆”。
三伏天里,安慶的天氣舞臺并非高溫“獨唱”,強降水與強對流也頻頻“搶鏡”,給“熱劇”加了幾段降溫“小插曲”。市氣象臺先后在8月1日和10日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帶來短暫的清涼“中場休息”。
強對流天氣頗愛在三伏天里搞“偷襲”。7月26日14時29分,市氣象臺發布強對流黃色預警信號,僅4個多小時后,該預警信號便升級為橙色。進入8月,強對流天氣依然活躍,市氣象臺在8月2日、10日及13日接連“亮黃牌”,共計發布了4次強對流黃色預警信號。
出伏≠出暑
老話說“早出伏扇不丟,晚出伏熱到頭”,今年出伏趕在處暑節氣(8月23日)之前,屬于“早出伏”。這意味著,暑氣仍將“賴”著不走,大家手里的扇子還得繼續搖起來。
眼下,我市正被強勢的副熱帶高壓牢牢掌控,市氣象臺預計,“大火爐”模式至少得持續到23日。從最新的天氣預報來看,晴熱高溫仍是本周的絕對“主角”,山區午后可能會有局地雷陣雨“客串”,日最高氣溫在35℃至37℃高位“站崗”,一些“火力”旺的地方甚至可能“燒”到38℃以上。
高溫“烤”驗何時才會結束?目前看來,或許要等到本周末才能迎來一絲盼頭。市氣象臺預測,23日至24日,分散性陣雨或雷雨或來“光顧”安慶,氣溫會象征性“低頭”,最高氣溫小幅回落至34℃左右。至于真正的秋涼舒爽,仍需耐心等待。
氣象部門提醒,晴熱高溫天氣“超長待機”,老年人、戶外工作者、慢性病患者、孕產婦、嬰幼兒等重點人群中暑風險居高不下,防暑降溫工作絲毫不能松懈。公眾要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時間,避免在10時至16時外出運動或勞動,確需外出時要選擇吸汗、透氣、寬松的衣服,做好防曬措施,并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