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的口袋里裝滿了來自世界的惦念
8月17日,成都世運會落幕,但這場盛會締結的國際友誼,卻成為永不褪色的印記。
臨別之際,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們向成都世運會的媒體助理志愿者們送上精心準備的禮物——一張明信片、一面小鏡子、一組合照……
這些帶著溫度的物件,見證著十多天相處中悄然生長的跨國情誼,也定格下“后會有期”的約定。
十幾天相處
收獲跨越國界的好友
“謝謝你的幫助關心和信息支持,遇見你是一段美好的經歷。”媒體助理魏永嘉讀著捷克記者送給自己的明信片,字里行間滿是真摯。
作為國外媒體記者在成都的“溝通橋梁”,媒體助理們以語言翻譯等服務,成為賽事期間最貼近記者的身影。十多天的朝夕相處,陌生漸漸消融,默契悄然滋生,最終收獲一段國際友誼。
西南交大志愿者劉婧燁、石子樂服務于日語組,曾為兩位日本記者解決注冊卡難題。劉婧燁在日語、英語、中文間反復切換,與各方溝通一整天才圓滿解決。“兩位和我父親年紀相仿的記者,鄭重地向我鞠躬致謝,那一刻我感覺到自己的工作特別有價值。”劉婧燁說。
后來,兩位日本記者特意送上他們帶來的小鏡子。“這份禮物,他們在日本時就備好了。”石子樂回憶時,眼中難掩動容。
法國記者與媒體助理段海酸的友誼,則藏在兩張合影里。其中一張是記者“偷拍”的:段海酸趴在桌上小憩時,兩位記者悄悄用手指著她,留下這張她毫不知情的瞬間。“這是朋友間才有的調皮互動,太驚喜了。”段海酸笑著說。
服務期間,段海酸不僅協助記者完成賽事報道,還帶他們逛春熙路等地,沉浸式感受成都的煙火與風情。一次散步時,法國記者問:“你在法國有朋友嗎?”在她搖頭后,對方認真地說:“現在有了,就是我。”那一刻,跨越山海的溫暖,讓她心中滿是柔軟。
不止收獲友誼
更有成長與視野
對這群多為在校大學生、研究生的媒體助理而言,成都世運會的意義遠不止于“服務者”的身份。
魏永嘉說,無論身處城市側還是賽事側,經過系統培訓與實戰服務后,每位志愿者都在崗位上找到了價值。
段海酸在服務中看到了更廣闊的視野,“這個平臺讓我在付出,更在快速成長。”她難忘在賽場邊看到的場景:不同國家的運動員賽后相擁,教練與觀眾的歡呼交織——這讓她有了更大的學習動力:“我想更努力地學習,站上更大的舞臺,哪怕只是作為志愿者,也希望讓世界看到中國年輕人的風采。”
劉婧燁和石子樂感受到了城市的蛻變:“世運會等國際賽事接連舉辦,成都的體育場館越來越多,市民的運動熱情也越來越高,整座城市都在變得更有活力。”
盛會雖落幕,但故事未完。那些寫在明信片上的邀約、藏在禮物里的惦念,終將跨越山海,在未來的某一天,續寫新的篇章。